可口可樂在全球推動130年來較大幅度的包裝升級行動,其市場官MarcosdeQuinto之前表示,該公司要強化”可口可樂是屬于每一個人”的觀念。百事新推出的LIFEWTR(生命之水),旋轉的瓶身圖案展現了一些當代新銳文學者的代表作品,包括文學家MOMO、Craig&Karl和JasonWoodside,成為產品一大賣點。
幾年來,快消品包裝的亮點創意層出不窮。在國外,快速消費品被稱為“PackagedMassConsumptionGoods”,即包裝消費品,更準確說明了快消品的傳播是從包裝開始的。
年輕人看中的是包裝,還是什么?時代在不斷變化,年輕人到線下店鋪購物的頻次減少,網購、外賣成為他們的日常習慣。這對于快消品來說,也是一個全新的境遇。在線下面對面“迎合”消費者的機會慢慢喪失,消費者可能更多是因為一則視頻貼片廣告片認識了一款新飲料,也可能是因為一則朋友圈了解了一款新零食。
那快消品要如何通過包裝來觸碰到這些新生代消費者呢?
越來越多的品牌,開始大興“個性化”之風,把名字、宣言、歌詞等印在自己的包裝袋上,借此來吸引年輕一代的消費者。百威淡啤副總,AlexLambrecht就表示:“消費者,尤其是千禧一代,他們喜歡個性化的體驗,對于品牌來說,通過包裝來達到個性化,是較佳途徑。”而問題又來了,僅僅是個性化就夠了嗎?至少就現在來看,快消品包裝還需要更多。
內容型
包裝不僅要能夠傳遞商品本身的信息,還要體現出一種文化氣息,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享受。包裝要通過造型與配色,優雅地表現品牌定位,廣告訴求等。當今社會,包裝設計被提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,它是傳播的開始,是內容的載體,至于內容與產品本身的相關度有多高、內容又如何能夠與消費者深度溝通,很多品牌都在不斷探索。
實用型
產品包裝如果能提供“包裝”以外的附加值,而恰好又是消費者所需要的,那么這款產品必然因包裝而加分。
產品包裝設計
在歐洲,因為人們對果汁的消費數量非常的大,幾乎占到全球的一半,基本養成了每天都需要喝的習慣。
所以在歐洲果汁較大的賣點與觸點無非就是新鮮,大家希望自己能喝到新鮮、放心的果汁。法國連鎖超市Intermarché注意到了這一點,直接在瓶子的包裝上貼上了果汁的榨出時間,精確到分鐘,而每一瓶的榨汁時間都在變化,所以他們的名字也不一樣,每瓶上都有獨一無二的標簽。在短短三個小時內贏得5000萬次的媒體曝光量。這瓶柳橙汁的逆襲,為超市增加了25%的來客數。
跨界玩
如果真的將產品包裝看做一種媒介,那么它就可以與任何其他內容跨界。只是這一點,還并沒有被大多品牌所了解和利用。
說了這么多,如何挖掘包裝中的商業價值?
包裝設計要以市場為基礎。
“美”不是衡量優秀包裝的唯一標準,評價一個包裝的好壞,應客觀進行評價,應以其產品的適合性為準,不能拋開其市場狀態,完全以個人的審美觀來決定。根據不同的階段,不同地點,不同年齡層次的消費人群,做出有銷售針對性的包裝,才是優秀的包裝設計。
要能夠對差異性價值有所體現。
對于快消品來說,商品的使用價值在生產環節中產生,它滿足消費者的生理需要;而差異性價值則是在銷售過程中實現,它更多滿足消費者的心理和精神需要。
要能夠通過社交媒體實現互動。
回到開始的問題,既然年輕人已很少走進實體店,那么就通過線上的方式來獲取其注意力。可口可樂比較早推出的“shareaCoke”活動,個性可樂罐給它的銷售帶來了2.5%的增長,在社交媒體上,個性可樂罐帶來了14億個印象。
單向、傳統的宣傳方式在社交與移動互聯的時代已然落伍,挖掘每個人內心的認同感、建立基于社群的情感聯系、觸及消費者的內心并讓他們主動分享與互動。在這個人人都是麥克風的時代,讓消費者充當“傳播者”的門檻并不高,年輕人每天的生活被各種社交媒體所包裹,他們試圖窺探別人的生活,也希望自己的生活成為焦點。
任何一個小小的細節或是創意,只要打動他了,那么很容易就成為他“朋友圈”中的一條新消息。
玩轉包裝也沒那么簡單
很多品牌止步于成本太高。昵稱瓶、歌詞瓶、標簽瓶看上去都玩得很嗨,但個性化就意味著印刷模板的增多,印刷成本的直線上升。可口可樂的塑料瓶身上的塑料標簽制作成個性化標簽,成本相對可控,如果換做鐵質等材質瓶身,印刷成本可能不可想象。
幾乎沒有一勞永逸的創意。快消品,不但實物是被快速消費,包裝也是被快速消費的。再好的創意,也挨不過消費者的審美疲勞。
照搬照抄無法解決實際問題。產品的技術核心很難復刻,但包裝設計的創意卻很容易模仿。而事實卻是,別人的包裝再好,復制到自身品牌身上,也意義不大,具價值的“新鮮感”不再。
墨香廣告設計注重需求和設計,致力為客戶提供專業的設計,真正為客戶提供規范、具有創意的vi視覺識別系統,真正的可以幫助企業提升品牌形象,助力企業騰飛!墨香廣告設計,專業從事品牌設計,鄭州vi設計,聯系:15890013181